系統維護中

本日(4/24)預計進行系統調整(12:00至14:00),空氣品質監測網可能暫時中斷服務,本部完成調整及測試後,即恢復資料服務,特此公告。

::: 首頁 > 空品監測 > 背景監測 > 背景介紹

背景監測背景介紹

鹿林山背景站

環境部過去的二十年中,已建立高密度的地面監測網路,但大多只能代表當地的空污特性,有鑑於此,環境部、科技部和中央大學合作建立「鹿林空氣品質背景站」(23.47°N,120.87°E;海拔高度 2862 公尺)。

鹿林山背景站位於臺灣中部玉山國家公園內,鹿林前山山頂的理想位置,此位置能監測從亞洲大陸釋放到太平洋各種主要污染物的背景濃度變化。背景站長時間位於自由對流層內,放眼整個東亞地區沒有其他高海拔背景測站可比擬(特殊性)。鹿林山背景站從 2006 年 4 月 13 日開幕運作至今,其測站設計和操作流程皆遵循世界氣象組織和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總署的操作方針。


鹿林山背景站空拍圖
  • 歷史沿革
    • 日期
      重要紀事
    • 2022.12.14
      陳龍吉前環保署代理署長擔任指導委員勘察測站。
    • 2022.10.28
      2022 7-SEAS Workshop 與會學者參訪鹿林山測站。
    • 2021.01.26
      環保署前署長張祖恩率團到站參訪。
    • 2020.04.20
      安裝啟用LNI SONIMIX 3022校正器,提供更精準濃度之校正氣體。
    • 2020.02.11
      安裝新購微量級SO2監測儀、冷凝除水器、AE33、TCA等,並進行測試運轉。
    • 2018.09.12
      安裝新的DAS資料接收系統。
    • 2017.04.19
      更新氣膠系統軟體 CPD3,並安裝第二部 CLAP,完成連線。
    • 2017.04.11
      安裝修畢 PICARRO 二氧化碳監測儀恢復運轉。
    • 2016.09.19-27
      德國學者 Prof. Otto Klemm 師生到站安裝自動雲霧水採樣器,進行密集採樣。
    • 2016.06.13
      於中央大學舉辦「第四屆偏遠區域大氣觀測與先進測量技術研討會暨鹿林山空氣品質背景站十週年成果發表會」,由環保署李應元署長、國立中央大學李光華副校長與美國 Kin W. Moya AIT 副處長致詞揭幕。
    • 2016.01.01
      大氣汞監測儀器更新至今年最新型號 2537X。
    • 2015.11.15
      安裝新購大氣汞監測儀,進行測試運轉。
    • 2015.10.25-11.08
      配合日本富士山、韓國濟州島、富貴角及竹子山採樣時程,進行冬季國際聯合密集觀測。
    • 2015.08.11-18
      配合日本富士山採樣時程,進行國際聯合背景觀測。
    • 2015.03.01-04.15
      參與 2015 年七海計畫-泰國安康山國際實驗,與泰國測站同步進行密集觀測。
    • 2014.09.22-23
      美國海洋大氣總署全球氣膠觀測部門負責人 Dr. John Ogren 到站進行年度維護及故障排除教育訓練。
    • 2014.08.30
      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到站參訪。
    • 2014.05.02
      環保署監資處朱雨其處長到站參訪。
    • 2014.03.01-04.15
      參與 2014 年七海計畫-泰國安康山國際實驗,與泰國測站同步進行密集觀測。
    • 2013.11.19-21
      美國海洋大氣總署全球氣膠觀測小組資深科學家 Dr. Patrick Sheridan 到站進行技術指導及年度維護教育訓練。
    • 2013.02.22-04.11
      參與2013年七海計畫-泰國安康山國際實驗,與泰國測站同步進行密集觀測。
    • 2013.01.08
      安裝 PM2.5監測儀,強化全國空氣品質監控能力。
    • 2012.07.27
      環保署監資處李建德副處長率員偕經建會相關人員到站參訪,公視記者隨同採訪。
    • 2012.09.10-12
      於台北舉辦「大氣汞監測國際合作會議」。
    • 2012.06.18
      於台北舉辦「第三屆偏遠區域大氣觀測與先進測量技術研討會暨鹿林山空氣品質背景站六週年慶成果發表會」。
    • 2012.03.13-04.10
      參與2012年七海計畫-越南山羅國際實驗,與越南測站同步進行密集觀測。
    • 2011.10.04
      日本滋賀縣立大學 Dr. Miyake 率研究員到站架設大氣總汞採樣設備,與背景站大氣汞連續監測進行同步比對。
    • 2011.09.20
      日本東京大學 Dr. Martin Irwin 到站架設黑碳連續監測儀,進行長期儀器資料比對。
    • 2011.07.12
      增加連續式吸光儀 (CLAP),完成氣膠系統升級。
    • 2011.03.18-04.06
      參與 2011 年七海計畫-越南山羅國際實驗,與越南測站同步進行密集觀測。
    • 2010.06.16-17
      於中壢中信飯店召開「第四次七海計畫工作會議暨鹿林山背景站四週年慶」,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 50 餘人。
    • 2010.03.21-04.10
      參與 2010 年七海計畫-東沙國際實驗,與越南、泰國等地測站同步進行密集觀測。
    • 2009.06.05
      美國環保署官員與專家由環保署劉志堅科長與中央大學人員陪同參訪鹿林山背景站。
    • 2009.06.02-03
      於台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舉辦「第二屆偏遠區域大氣觀測與先進測量技術國際研討會」, 由沈世宏署長、中央大學劉振榮副校長、美國海洋大氣總署全球監測處 Russ Schnell 副主任、監資處朱雨其處長、林能暉教授主持開幕,會後國際專家參訪鹿林山背景站。
    • 2008.10.09-13
      中央大學會同美國海洋大氣總署技術人員安裝氣膠系統,加入全球氣膠監測網。
    • 2008.09.08
      鹿林山背景站擴充平台及氣膠塔工程完工。
    • 2008.05.06
      環保署陳重信署長率相關人員及記者視導鹿林山空氣品質背景站。
    • 2008.01.14-16
      在中央大學召開七海計畫國際實驗工作會議,會後各國代表參訪鹿林山觀摩實際作業。
    • 2007.11.20
      完成太陽輻射計安裝、測試、運轉,加入美國太空總署太陽輻射全球監測網 (AERONET)。
    • 2007.09.06
      環保署監資處朱雨其處長陪同行政院莊宏司參議、經建會夏家承組長、研考會陳海雄科長等赴鹿林山實施環境品質監測發展計畫現場視察。
    • 2007.08.28-30
      於高雄金典飯店舉辦「第一屆偏遠區域大氣觀測與先進測量技術國際研討會暨儀器訓練工作會」,會後各國代表一同赴鹿林山參訪。
    • 2006.07.07
      環保署張國龍署長率監資處朱雨其副處長、張順欽科長視察鹿林山背景站。
    • 2006.04.13
      舉行鹿林山背景站啟用典禮,由林達雄副署長與李羅權校長及美國環保署 Michael Brown 副助理署長共同主持。
    • 2006.04.11
      舉辦「區域大氣環境監測與長程傳送國際研討會」,由環保署張子敬副署長、國立中央大學李羅權校長與美國環保署 Michael Brown 副助理署長致詞揭幕。
    • 2005.09.30
      鹿林山背景站破土,同年 12 月初竣工。
    • 2004.12.02
      環保署與中央大學簽署「光達與鹿林山空氣品質背景測站建置」合作協議書。
    more
  • ●鹿林山背景站活動剪影

    • 2005年9月30日 鹿林山背景站破土儀式。
      2005年9月30日 鹿林山背景站破土儀式。
    • 2006年4月13日 鹿林山背景站啟用典禮。
      2006年4月13日 鹿林山背景站啟用典禮。
    • 2006年7月7日環保署張國龍署長率監資處朱雨其副處長、張順欽科長視察鹿林山背景站。
      2006年7月7日環保署張國龍署長率監資處朱雨其副處長、張順欽科長視察鹿林山背景站。
    • 2007年8月30日「第一屆偏遠區域大氣觀測與先進測量技術國際研討會暨儀器訓練工作會」國際專家學者參訪鹿林山背景站。
      2007年8月30日「第一屆偏遠區域大氣觀測與先進測量技術國際研討會暨儀器訓練工作會」國際專家學者參訪鹿林山背景站。
    • 2007年9月6日行政院、經建會及研考會等官員視察鹿林山背景站。
      2007年9月6日行政院、經建會及研考會等官員視察鹿林山背景站。
    • 2008年5月6日環保署陳重信署長率相關人員及記者視導鹿林山空氣品質背景站。
      2008年5月6日環保署陳重信署長率相關人員及記者視導鹿林山空氣品質背景站。
    • 2009年6月2-3日台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舉辦國際研討會,由環保署沈世宏署長主持。
      2009年6月2-3日台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舉辦國際研討會,由環保署沈世宏署長主持。
    • 2010年6月16-17日舉辦第四次七海計畫工作會議暨鹿林山背景站四週年慶。
      2010年6月16-17日舉辦第四次七海計畫工作會議暨鹿林山背景站四週年慶。
    • 2012年6月18日環保署沈世宏署長蒞臨鹿林山背景站六週年成果發表會致詞。
      2012年6月18日環保署沈世宏署長蒞臨鹿林山背景站六週年成果發表會致詞。
    • 2015年3月1日至4月15日配合七海計畫-泰國安康山國際實驗,同步進行密集觀測。
      2015年3月1日至4月15日配合七海計畫-泰國安康山國際實驗,同步進行密集觀測。
    • 2016年6月13日於國立中央大學舉辦「鹿林山空氣品質背景站十週年成果發表會」。
      2016年6月13日於國立中央大學舉辦「鹿林山空氣品質背景站十週年成果發表會」。
    • 2016年8月21日新任環保署署長李應元蒞臨鹿林山背景站指導。
      2016年8月21日新任環保署署長李應元蒞臨鹿林山背景站指導。
    • 2021年1月26日張祖恩前環保署署長率團參訪測站。
      2021年1月26日張祖恩前環保署署長率團參訪測站。
    • 2021年1月26日張祖恩前環保署署長率團參訪測站。
      2021年1月26日張祖恩前環保署署長率團參訪測站。
    • 2022年10月28日2022 7-SEAS Workshop 與會學者參訪鹿林山測站。
      2022年10月28日2022 7-SEAS Workshop 與會學者參訪鹿林山測站。
    • 2022年12月14日陳龍吉前環保署代理署長擔任指導委員勘察測。
      2022年12月14日陳龍吉前環保署代理署長擔任指導委員勘察測站。
    Prev Next

南海環境品質監測

南海範圍廣大,涵蓋面積達三百萬平方公里,南從蘇門達臘和加里曼丹之間,北至廣東、廣西,東至菲律賓群島,西至越南與馬來半島,海底生態豐富,各種海底生物如珊瑚、熱帶魚、海葵等,同時天然氣、石油及漁業資源也相當豐富。而南海蘊含如此珍貴的天然資源,在經營開發海洋的資源之外,也應進而推廣愛護及保育海洋的觀念,瞭解南海區域環境品質情形。

南海位置圖
【南海位置圖】
  • 東沙群島

    東沙群島位於南海北部海域,古有「月牙島」之美稱,其周圍之環礁為世界級天然資產,其直徑約 25 公里, 周圍礁臺長約 46 公里,寬 2 公里,面積5萬公頃。環礁東北距高雄約 444 公里,南距南沙太平島 1185 公里,西距香港約 340 公里。東沙島無常駐居民及經濟活動,但因其位於戰略要衝之地, 長期以來軍事單位的進駐,在交通上可搭軍機(國防部)及民航機前往,但目前尚未開放觀光。

    南海地區東沙環礁位置圖
    【南海地區東沙環礁位置圖】
  • 南沙太平島

    南沙群島太平島,又稱黃山馬礁,位於北緯10度22分38秒,東經114度21分59秒,是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島嶼,面積為 0.49 平方公里,是一珊瑚礁島,屬熱帶海洋性氣候,溫度常在攝氏 21 至 35 度之間。

    環境部於 99 年 9 月 6 日至 11 日、98 年 9 月 21 日至 28 日,在行政院海巡署協助下, 隨行南沙太平島勤務執行船艦,完成南海地區環境品質首次調查監測。 沿途針對南海區域、太平島進行空氣品質調查,擴大國土環境監測範圍, 拓展了環境監測的空間尺度與技術能量,同時對促進我國環境監測資料與國際接軌, 分擔國際環保責任,具有突破性的重大意義

    南海地區東沙島及太平島位置圖
    【南海地區東沙島及太平島位置圖】

東引、東沙背景站

95 年起本部在臺灣中部鹿林山背景站連續監測大氣汞濃度,發現當氣流來自中國大陸時,大氣汞濃度顯著上升,其次是來自東南亞生質燃燒的影響。為全面瞭解境外空氣污染物長程傳輸對我國民眾健康及環境生態的衝擊,規劃增設境外的空氣污染物監測站網。

根據季節性氣象環流分析及鹿林山測站監測結果,以及環境部委託國立中央大學辦理「空氣中有害物質長程傳輸監測先期評估專案工作計畫」 計畫研究成果,綜合分析研判全臺各地適合長程傳輸監測之位置。其中彭佳嶼及馬祖適合進行冬季之境外傳輸監測,東沙群島則適合夏季傳輸監測。因此環境部於東引及東沙設置常規性測站,結合鹿林山測站,以追蹤境外空氣污染物傳輸狀況,測站相對位置如下圖。

測站相對位置示意圖
【測站相對位置示意圖】

98 年 1 月環境部於東引、東沙分別增設監測站,以結合本島鹿林山測站,由北到南的地理位置將我國環境監測範圍由本島再往外延伸,擴大監測範圍涵蓋國土疆界,有助於空氣污染物長程傳輸的追蹤,提供國際監測合作的平臺及評估我國可能受到的衝擊。

  • 東引測站背景站活動剪影

    ●位於東引戶政事務所大樓屋頂(東經 120.49°、北緯 26.36°)

    東引測站環景圖東引測站環景圖
    【東引測站環景圖】
  • 東沙測站

    東沙測站位置為東經 116.73°,北緯 20.70°。

    【東沙島測站外觀】

    東沙測站於98年1月成立,在高雄市政府海洋局的鼎力相助,提供環境部東沙測站土地及相關使用設備,使東沙環境品質作業更加完善,目前監測項目包括:大氣輻射、懸浮微粒、風向風速等,資料傳輸透過海洋國家公園之協助,以網路傳輸的回傳至本島伺服器。

    為建立長期性工作基地,環境部於99年6月成立「東沙環境品質監測工作站」,強化我國南海地區監測能量,掌握東南亞地區生質燃燒污染物傳送情形,作為監測長程傳輸污染向北傳送之前哨站。

    【環境部東沙背景測站】
    【東沙環境品質監測工作站】

    東沙空氣品質監測站啟用剪影

    「東沙空氣品質監測站」於 98 年 1 月 6 日由環保署長沈世宏、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吳全安、東沙巡防指揮部指揮官王家遴共同主持揭牌典禮後正式啟用運轉,這個測站設於遙遠的東沙島,是目前我國最南端的空氣品質監測站,將長期監測來自東南亞地區及中南半島南端的空氣汙染物,了解其對臺灣地區空氣品質的威脅,展開我國跨區域監測空氣品質的新紀元。

    東沙站不但可以掌握空氣污染物長程傳輸的盛行季節、途徑、以及對臺灣地區空氣品質的影響範圍等問題外,環境部未來也將透過這個監測網,推動國際間監測資料的交換與數據比對,進行聯合密集觀測及監測技術的交流,將可大幅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環境部、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及東沙巡防指揮部共同主持揭牌典禮】
    【揭牌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