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維護中

本日(11/27)預計進行系統調整(12:00至13:30),空氣品質監測網可能暫時中斷服務,本部完成調整及測試後,即恢復資料服務,特此公告。

::: 首頁 > 任務監測 > 揚塵監測 > 背景介紹

揚塵監測背景介紹

背景說明

每年當東北季風盛行時節,又洽逢流域枯水期間,強烈的東北季風易將 祼露河床的粉塵揚起,產生揚塵現象,已直接影響到當地空氣品質。臺灣雨季 主要集中在 5 月至 9 月,10 月至隔年 4 月為旱季,揚塵主要好發在旱季期間。

由空氣品質監測資料顯示,83 年即有監測到揚塵現象,其中以位於濁水溪下風區域較為明顯。近年來最大揚塵事件發生在 98 年 11 月 2 日下午 13 時,於崙背空氣品質監測站監測到 PM10 濃度高達 2,532 μg/m3 為歷年最高,且濁水溪揚塵甚至可影響至嘉義縣市及臺南縣市。

為即時瞭解河川揚塵狀況,作為空氣品質預報使用,本部於容易出現揚塵的河川旁設置懸浮微粒自動監測儀器,包括大安溪、大甲溪、烏溪、濁水溪、高屏溪、卑南溪及蘭陽溪,提供民眾參考。

由於河床上堆積的塵土,在強風吹襲下產生揚塵,鄰近河床的監測地點容易出現高濃度懸浮微粒,且隨著揚塵隨著強風擴散,進而影響空氣品質。然而,河川揚塵此現象的懸浮微粒濃度會快速降低,僅為短時及區域性影響空氣品質。河川揚塵監測站測得數據,僅能代表局部地區受揚塵影響程度,不能用以代表區域性空氣品質。

更多資訊請至河川揚塵監測資料

河川揚塵示意圖

監測資料:

本部於全臺灣的 77 個空氣品質監測站網均可量測懸浮微粒 (PM10),揚塵易發生區域設有崙背、斗六、麥寮、臺西等站,且為強化揚塵監測,本部於揚塵源區加設戶外式 PM10 監測儀,以掌握源區揚沙情形,另設置 10 套室內型空氣品質顯示器,主要放置在易受河川揚塵嚴重影響之國中小學,以供學校調整學生戶外活動作息參考。為進一步了解揚塵成因,當東北季風盛行期間 (10 月至隔年 4 月),派遣行動式空氣品質監測車赴於易受揚塵嚴重影響地點進行機動監測,以協助瞭解河川揚塵之影響。

本部於 99 年 9 月起辦理河川揚塵預警作業,該預警作業係參考中央氣象署觀測資料及預報資料,加上環境部即時監測數據及本土揚塵模式模擬預測結果供預報人員參考,經預報人員最後綜合研判,於每日下午 4 時 30 分,將次日臺灣西部及東部河川可能發生揚塵的程度,以不影響 ≦125 μg/m3、 輕微影響 126~254 μg/m3、中度影響 255~354 μg/m3、嚴重影響 >354 μg/m3 此 4 個等級,發布通知給相關縣市環保局人員,以供相關人員事先準備因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