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維護中

本日(4/24)預計進行系統調整(12:00至14:00),空氣品質監測網可能暫時中斷服務,本部完成調整及測試後,即恢復資料服務,特此公告。

認識天氣系統與空氣品質的關聯

弱綜觀天氣型態

大區域範圍內無受到明顯的綜觀天氣系統影響,環境風場較微弱,臺灣各區域風場主要由海陸風環流主導,以西部地區為例,白天盛行海風(西風),使得本土排放污染物往內陸區域傳輸;夜間的陸風(東風)會將白天累積於內陸區域的污染物再次傳輸至西部平原地區,使得污染物持續在西部地區累積,不利污染物擴散,因此可能發生高污染事件。

此天氣型態在全年各月份均會發生,但高污染事件多發生在秋季至春季。主要是因為冬半季熱力作用較不明顯,大氣水平分層現象顯著,且有一波波境外污染移入,致臺灣地區附近空氣污染物背景濃度高,因此當冬季臺灣受弱綜觀天氣型態影響時,因污染物背景濃度偏高,又水平及垂直擴散差,使得空氣品質較不良;而夏半季普遍較暖,有利垂直對流發展,但同時,陽光的照射也會觸發光化作用,使得白天臭氧濃度容易上升,在較長時間累積下,臭氧 8 小時在午後容易出現當日最高值,影響空氣品質。整體而言,夏半季垂直擴散條件較冬半季良好,因此在相同天氣形態下,夏半季空氣品質會較冬半季來得好。

白天盛行海風(西風),使得本土排放污染物往內陸區域傳輸。
夜間的陸風(東風)會將白天累積於內陸區域的污染物再次傳輸至西部平原地區,使得污染物持續在西部地區累積,不利污染物擴散,因此可能發生高污染事件。